焊丝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焊丝厂家
热门搜索:
技术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资讯

柴河林业局转型发展纪实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探索-【新闻】

发布时间:2021-05-24 07:56:01 阅读: 来源:焊丝厂家

柴河林业局转型发展纪实: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探索

柴河是一片红色的土地,抗联名将周保中将军在这里三渡牡丹江浴血奋战,《林海雪原》的故事就发生在它的群山之间。始建于1947年的柴河林业局,累计为国家贡献木材2387万立方米,最高年产达102万立方米,被誉为全国木材生产任务量贡献最大的"四大名旦"之一。

然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,和大多数国有林区一样,黑龙江柴河林区陷入了经济与资源的双重危困。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,以天保工程为引领,柴河林业局开始了转型发展的新历程。

"经营创新"促"发展转型"

面对实施天保工程后,钱从哪里来、人往哪里去、林子怎样管、历史包袱怎么卸的共性问题,柴河林区选择了"创新"。

"生态优先、产业优化、城镇宜居、社会和谐、区域一体、管理精细、职工富裕",是柴河林区转型发展的写照,"五个创新"带出了"五个转型"。

创新经营理念,由木材生产为中心向生态建设为中心转型。

他们打破一切围绕木材生产转的陈旧经营模式,拒绝"吃子孙饭、花生态钱",走出越采越穷、越穷越采的怪圈。全民创业,全员转型,机关干部走出办公室,抓经营、搞实体,贮木人变成建设人、经营人,公路人变成管护人、创业人,社区人转身变成小老板,成为经济人、旅游人,森调人变成抚育人,全局上下掀起蜕变转型大变革。

结合棚改,向局址生态移民4719人,年减少森林消耗13072立方米。实行林政、森林防火、经济防火、公路养护、抢险救灾一体化,连续29年无森林火灾,林政案件明显下降。

对林地、风能、景观、山副产品电子建档,分类经营,竞价承包,法制化规范、商品化管理,持续有偿使用,实现了林内经济发展、资源有效保护利用和职工就业增收"三赢"。仅红松果林、林蛙、山野菜等资源竞价承包管理增收6000多万元,林内经济产值达到41,549万元,年均增长16%,林业局增收8000万元。

创新发展方式,由单一林木经济向复合林区经济转型。

柴河林业局通过 "一产抓特色、二产抓提升、三产抓拓展"产业策略,培育壮大了森林培育经营、木材产销精深加工、林农林副林牧水产、森林旅游、造纸、锅炉制造安装、农机制造、冷饮、金属制造、仓储物流、现代服务业,园区经济、林内经济、社区经济、场区经济、沿路沿湖经济、旅游经济、家庭经济快速发展。

森林生态旅游开发、绿色食品加工、木制环保玩具三个重点产业项目实行职工股份制经营,全员创业热情前所未有。目前,已有私营企业147家,家庭旅馆155家,实现了盘活资产与创新发展的有机结合。先后引入投资超亿元大项目8个,超5000万元项目6个,形成了项目集聚型、产业延伸型、产品终端型、劳动密集型、就业辐射型现代特色产业体系。

坚持"一区多园"规划,建设了绿色食品加工、木业精深加工、机械修造、造纸、现代服务业五个特色产业园,园区功能定位清晰,产业集中、用地集约、经营高效、发展安全。

三年来累计招商引资21.6亿元,建设产业项目16个,其中省级重点推进项目3个,总局级重点推进项目7个,已实现利税3560万元,盘活闲置资产3608万元。

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将成为柴林具有创新特征的发展支撑体系,年可增加产值4.5亿元,年增加利税1.5亿元,可为林业局增收3112万元,拉动就业6640人。

变 "一木独大"为"多业并举"

柴林局这个曾经背负3.3亿沉重历史包袱,和生态、产业、基础设施、民生严重历史欠账的大型国有林区,依托天保工程,全面贯彻总局党委"四八四三"发展战略和"七大定位"长远目标,以保生态、转方式、调结构、促发展、惠民生为主题,林业经济向林区经济转变,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,企业生产经营型向社会综合管理服务型转变,"三个转变"取得了超越梦想的"七项成效"。

天保工程实施期间,柴河林业局累计减少资源消耗149万立方米,活立木蓄积由1997年的2456万立方米增加到2012年的3705万立方米,增加了1249万立方米;有林地面积由26.8万公顷增加到31.4万公顷,增加了4.6万公顷;森林覆盖率由77.6%提高到91%,提高13.4个百分点。实现了森林面积、蓄积、覆盖率"三增长"。

从"天保工程"前到今天,木材产量由22.4万立方米调减到3.2万立方米,但林区产业总产值却由2.39亿元增加到10.12亿元,年均增长10%,近三年年均增长15.6%,GDP年均增长率比全省高出3.9个百分点。其中木材销售收入只占5.5%,非木产业产值比重由13.05%上升到68.63%,彻底摆脱了以木材生产为中心的单一产业格局。

柴河林业局与海林市合作共建了415公顷的海林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柴林园区,成为龙江森工最大的产业园区。圣象地板、华日家具、益智环保玩具等42家企业进驻园区,大项目牵动,集团化拉动,品牌化带动,科技化推动,呈现出竞相发展态势。

通过转变经营机制,国有资产整合重组,柴河林业优化了国有经济结构和布局。他们完成了局机关、教育、公路处、纸板厂、林机厂、社会管理服务单位和林场综合改革,整合撤并部门单位37个,精减非生产人员723人,转岗分流768人,年减少费用支出1500多万元,11个经营服务性事业单位部门实现自立创收2499万元。

柴河林业局投融资24.7亿元,实施棚户区改造、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硬化、绿化、亮化、净化、美化"五化"工程。新建维修楼房216栋、130万平方米,惠及百姓18138户,实现纯林业局址无平房、居民居住楼房化,新修公路419公里,局址实现无土路,通场公路硬质化达到95%;绿化率由3%提高到63%;提升了水、电、热、讯、医、行、住、商、饮、学、业整体水平。2012年柴河林业局被评为全省"百镇"建设先进单位。

为改善林区职业生活,柴河林业局累计投资7.82亿元,为职工群众办了60多件60年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实事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收入是97年的14.2倍,达到2960元;局场环境由过去的"破大家、脏乱差",变为如今的"林中城、美如画",教育、医疗、文化、就业、社保等公共服务资源丰富,民生幸福指数明显提高。

变"资源依赖"为 "资源依托"

建设"生态林业、民生林业",是国家林业局赋予森工林区的重要使命。没有森林的群山,怎能叫林区;不懂得保护母亲林的人,怎能叫林业人。今天的柴林人,更懂得了怎样唱好建设生态与发展民生的二重奏。他们突破行业瓶颈,全党抓发展,重点抓经济,突出抓产业,关键抓项目,取得了生态和经济的双发展。目前,柴河林业局的 "一区两园三街四带五大支柱产业"已初步形成。林区职工群众年人均经营性收入达24,452元,是97年的8.2倍,林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,642元,是1997年的12.8倍;全林区实现"无失业"。

更可贵的是,对森林的认识产生了飞跃,变资源依赖为依托,变无序开发为有序利用,变一木独大为多业并举,变砍木人为护林人和经营人。

天保工程使柴河林区得以走出"两危"阴霾,跨入经济社会转型的"高铁时代",创造了建局以来生态建设、产业发展、城镇建设管理、社会综合管理、民生改善、环境面貌、百姓收入和党风政风民风"八个历史最好",实现了林兴、民富、局强目标。

量身定制查看

阻尼隔音板16mm室内防火隔音板天花墙面隔振材料

推拉风机